肉驴粪便用作肥料,乃是这些低利用价值物质最根本的出路,也是世界各国传统上最常用的办法。至今,国内绝大多数肉驴粪便是作为肥料予以消纳的;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规定了饲养场的肉驴最大饲养量、肉驴粪便施用量限额以及排污标准等.以迫使驴牧场对肉驴粪便进行处理,其中则以还田作肥料为主。
驴粪还田作为肥料,是我国农村处理驴粪的传统做法.在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际上,让肥料还田这种处理方法是-种形成农牧良性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目前仍保留驴用洒水车(船)把肉驴粪便洒到草场与农田里去的做法。
长期以来,我国驴牧生产在农村基本上处于副业地位,城郊虽有一些专业驴牧场,由于数量少和规模小,农民没有条件使用大量化肥来维持作物高产,而主要靠使用有机肥料,故驴牧业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
虽然人口比较密集和工业相当发达,但驴牧业仍然与种植业紧密结合,肉驴粪便几乎全部用作肥料(每亩地平均施肥1.6~3吨)。这样,既防止了驴粪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农业生产。
每年肉驴粪便中所含的氮、磷、钾等肥料,相当于全国化肥总量的一半。日本提倡驴粪还田已有30多年,为促进多用肉驴粪便而减少驴产公害,还颁布了《化肥限量使用法》,很多大中型驴牧场通过国家投资建立了将肉驴粪便加工成肥料的工厂,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